找到相关内容75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道人无论怎样不可生贡高我慢心

    ldquo;将来你有难,可以到四川茶山地方找我,我会替你想办法解决。”这时候悟达国师因为生了人面疮而没法治好,便想起去找迦诺迦尊者。尊者用三昧水替他一洗,人面疮就痊愈了。所以修道的人无论怎样也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我慢|傲慢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917339320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在家弟子入大殿应注意那些规矩?

    如本法师答:是的,在家有家规,团体有团体的规范,国家有国法,佛寺有寺规,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各有其法治,平等平等! 佛门在家弟子,若参访善知识(梵语kalyanamitra),将入三宝大殿之际,大殿若三个门,不得从大门而入,应从两侧小门而入;从大门而入,对三宝大失不敬,我慢贡高,亏损自德。若无三个门,只有一个门,就由此门而入。 当你由两侧入大殿之际,切记身靠门之两边,若靠右则右腿先跨入大殿,若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22894739.html
  • 六字佛牌 放光退鬼

    毛巾擦一擦嘴,真是苦不堪言。医院没法治,就去找神婆,神婆也没法治,杀猪所赚的一点钱,全被看病花完了。实在无法,就来求佛菩萨要皈依了。   我看她的样子实在可怜,授完皈依后,又特别为她讲解阿弥陀佛主动...

    释净宗

    |念佛|感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20083529521.html
  • 戒律的精神

    然而,当大道既隐、三纲五常不彰之时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?法家思想由是生焉。此时侧重赏善罚恶,以维护个人安全,故人人依法为准则,以奉公守法为要务,是为法治社会。但法治下的社会,刑罚是一种手段,并非...

    见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446499.html
  •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家园

    细行。其精神与“法治”、 “诚信”有颇多相通之处,可为社会主义“法治”和“诚信”之辅。  四、实现社会和谐,佛教有充分的实践途径。如“四摄”法门:布施,即帮助别人财物与知识;爱语,即对待别人语言和...

    释本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567811.html
  • 女大学生卖淫的污染源头在哪里?(李绍章)

    愿望。而高校在这个问题上,也放松了管理,甚至坐视不管或者放任自流。   这些原因如果从法治的角度来观察的话,笔者认为,无论是卖淫女大学生,还是在读高校以及网罗这些卖淫女大学生的人,都在最起码的法治...我将这些污染源稍微归纳,简述如下:   一是卖淫女大学生自身的“主体理念”和“自由理念”的淡薄。民法理念是法治理念的核心理念,在民法理念的园地里,有高贵的“主体理念”。这要求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...

    土生阿耿

    |戒淫|教育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030033314.html
  • 试论佛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合

    试论佛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合  许昌市总工会组织部长、佛教文化爱好者 张军旺  (2006年6月26日) 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:“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应该是民主法治、...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。   一、佛教的静心思想,教育众生修身正己,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“民主法治”“安定有序”相契合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的社会,有法可依,有法必依,...

    张军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92859111.html
  • 中国宗教财产权问题探讨

    没有明确宗教财产的归属,事实上,长期以来,宗教财产的归属问题主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予以调整,法律反而为处于辅助、次要的地位,不符合现代法治原则。同时,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各项社会经济建设,宗教建筑和其他财产因城市建设、旧城改造拆迁、商业化利用,出现了不少新问题;在广大城乡滥建寺观、佛像、侵占耕地等问题也相当突出。总之,有关宗教财产的新旧社会问题、法律问题,不容忽视,亟待在法治轨道上予以正确解决。  ...

    刘子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1785449.html
  • 声闻律之制定意义

    重轻,一定要有客观标准,故菩萨戒中,许多“动机犯罪”的条例,根本只能作为个人道德上的策勉。 佛陀临灭度时,告诸弟子:要“以戒为师”。此意不在达成“毗尼至上”的结论,而是提示僧众,要建立“法治”的...“律”,由“学”而“学处”,吾人可明显看出由德化而法治的演变倾向。有关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,印顺导师有很精辟的分析: 法与律,起初是同一内容的两面。“法”──圣道的修证,一 定是离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446211.html
  • “以戒为师”之意旨

    ”? 佛陀明确告知;“我涅槃后,所说法戒(波罗提木叉), 即汝大师。”这只是在宣示制度规范(法治)的重要性, 让弟子们打破“人治”的迷思。 ...人治”而为“法治”,让大家能 够依于“波罗提木叉”的规范,建立一个共和而清净安乐 的团体,不须要有“人存政举,人亡政息”的危机。 但后代律师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1846591.html